“炒酒”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作者:admin 时间:2025-04-2728 次浏览
新盛客服【威77296577】4月21日,岩石股份公布了其2024年的年报,这可能是当年白酒上市公司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年报之一。
年报揭示,2024年岩石股份的营收为2.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2.54%。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49%。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46万元,与上年的3.98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119%,资金链紧张至极。
受此影响,岩石股份于4月22日停牌一天,自4月2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更名为*ST岩石(6.940, -0.37, -5.06%)(维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岩石股份股票简称多次变更,为避免混淆,本文中仍使用“岩石股份”作为公司简称。
历史似乎总是惊人的重复。
305年前的1720年,英国发生了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当时,连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科学巨匠牛顿也未能抵挡住暴利的诱惑,投资购买了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起初,股市暴涨,牛顿迅速赚得5000英镑。然而,1720年秋天泡沫破裂,南海公司股价暴跌87.5%,牛顿损失了20000英镑,相当于他担任造币厂厂长10年的收入。
对于这段经历,牛顿曾留下名言:“我能精确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这句话或许也能揭示曾经繁荣的酒类投资泡沫的真相。
█ 热钱资本,聚焦白酒市场
从时间线来看,岩石股份进入白酒行业尚属较晚。
2018年底,岩石股份以200多万元收购了线上白酒销售平台——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踏入白酒领域。2019年底,公司以“经营状况不达预期、减少亏损”为由,出售了贵酒云及其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并成立了上海军酒有限公司,开始销售散酒。
2019年,岩石股份宣布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白酒销售额还不足250万元,其在白酒领域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
变化的契机可能来自于股市。
2019年前后,A股酿酒板块经历了一轮牛市,许多酒类股票涨幅达到5-10倍,甚至出现了“沾酒必涨”的现象,大量非行业热钱涌入,岩石股份也迅速布局白酒市场。
2020年底,岩石股份以8600万元现金收购了江西章贡酒业和赣州长江实业各25%的股权,控股股东还将持有贵州高酱酒业有限公司52%的股权无偿赠与公司。章贡酒业是江西知名酒企,年成品酒产能达3万吨;长江实业负责章贡酒的销售和推广;高酱酒业则专注于大曲酱香基酒的生产和储存,拥有酱香型白酒的贴牌生产销售权,2020年停工五年的高酱酒业刚刚全面恢复生产。至此,岩石股份在白酒生产环节的短板得以填补。酒业不盈利、股市盈利显著
在2020至2023年间,岩石股份的营收从7971.77万元激增至16.29亿元,并在2021年成功扭亏为盈。
众多酒业专家指出,尽管岩石股份成立时间不长且品牌历史薄弱,但其业绩能迅速攀升,主要得益于其敢于大规模投资。
2020至2023年,岩石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36亿、10.87亿、7.21亿、7.21亿。同期营收分别为7971.77万、6.03亿、10.91亿、16.29亿。而2023年白酒上市公司销售费用中位数为17.80%,从常规角度看,其投入与产出比例明显失衡。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2020至2021年间,岩石股份的股价却持续攀升,从7.70元最高涨至51.66元,涨幅超过600%。
有专家分析认为,“卖酒不赚钱、炒股赚钱”是资本化酒业的典型特征。然而,资本市场过度的推波助澜最终未能持续,2024年的年报已揭示了这一问题。
酒的本质是饮用,而非投机
岩石股份的市场波动迅速,其快速崛起不仅因为将大量资金投入市场,还与其独特的“金融酒”销售模式密切相关。
一位公司前员工回忆,2019年公司实际控制人收购酒厂后,虽然高薪聘请员工但业绩迟迟不见起色,于是推出了一项营销策略。销售经理只需支付5000元,就能从公司获得价值5000元的酒,并获得4500元工资加1000元奖金,公司还负责缴纳社保公积金。对于员工来说,虽然每月工资需要提前垫付,但可以免费获得大量白酒,这被视为一种“稳赚不赔”的交易。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甚至动用多年积蓄或向亲友借款加入上海贵酒,成为其经销商,在业绩增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甚至有公司团队批量购买农村身份证,伪装成“新员工”,并为他们办理社保和签订劳动合同。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按照“买酒发工资”的模式,岩石股份销售的不是白酒,而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只有通过不断吸引新参与者进行融资,才能支付早期投资者的资金和利息。
显然,白酒至此已沦为一种金融工具。岩石股份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金融酒”,但也因“金融酒”而败。
350年前,牛顿曾表示,股票生意的失败并非由于缺乏计算分析能力,而是因为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岩石股份的崩溃与“资本酒”和“金融酒”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人性的贪婪才是其根本原因。
设想一家白酒公司依赖“卖酒不赚钱、炒股赚钱”的策略迅速壮大,依靠“员工买酒发工资”的方式推动销售,完全背离了正常的商业逻辑,却能够快速扩张并自诩为“创新者”,其背后的潜在风险可能正在积累,最终可能导致爆发。
这或许正是这份特殊的年报给行业留下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